文/吴昉 汉字“六书”指古人分析汉字造字法而归纳的6种条例,包括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其中象形作为“六书”之首,指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仓颉最初造字就使用了“依类象形”的方法,所谓“画成其物,随体诘诎”,象形法将对象物、图画、文字三者联系起来。
汉字象形法之普适性
实现沟通的意图汉字按其形制可分为3类:①图形体,代表文字为甲骨文和金文;②笔画体,代表文字为隶书和楷书;③流线体,代表文字为草书和行书。正是由于汉字象形的具象特性,才避免了拼音文字中音、形、义的分离。
汉字注重形与意的结合,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要求信息沟通与形式美感的两者兼备,汉字象形法的形意关联转换成视觉传达的符号要素,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:①望文生义;②文字图形化。前者更多地关注文字所表达的含义,而后者更偏向于探索汉字形式转变为图形语言的可能。
望文生义的应用
传达直观的字面信息象形造字法从具体形态凝练字形结构,逆向运用这一创造思维,将汉字设计成传达字面信息的图形语言,借鉴图形创意法则中的同构图形、元素取代等方法,实现望文生义的设计意图。如在新字符设计中采用图形创意语言中的双形同构法,将象形汉字与对应字义的图形合二为一。双形同构的视觉传达符号见,象形汉字本身的图形特征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字与图、形与形之间可能出现的违和感,使得视觉形象协调统一,信息传递精准且适用群体广泛。
传达宽泛的概念信息尽管汉字象形造字法源于具象事物,但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时则不单纯表现具象信息,抽象而宽泛的概念信息同样可以形成望文生义的效果。设计中的抽象表现侧重运用形象思维,兼顾逻辑思维,通过概括、简化、夸张的手法进行形象的提炼,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。象形法创意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,不仅可增添新颖的形式感,更能提高概念信息被接收和理解的成功率。
运用文字图形化特征进行设计创意,则不拘泥于文字释义与图形语言的完全对应,而是以创新视觉形式为目标,字体成为参与构图的一部分,因此,无论是不是象形字,都有可能转化为图形信息。在应用过程中,通过图形创意法则中的元素取代、同构、变异等形式,有意识地模糊字体与图形的属性区别,创造别有新意的视觉效果。
由于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的不同,汉字之间互不粘连,导致体量相当的汉字在编排过程中容易显得松散,如果字体本身笔画较多且字形复杂,更容易削弱视觉信息传递的集中性。应用象形法延伸出的文字图形化设计,确定字体笔画中合并、重组的合理性,并借鉴图形创意中直觉思维的运用,正确预测图形设计发展的趋势,察觉两者内在的关系和本质。
汉字象形造字法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,作为汉文化传承的最主要信息载体,汉字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述,汉字象形特征为设计赋予了文字与图形的双重信息功能,有效提高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力与适用性。
① 本篇为 设计智造编辑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② 官方头条号:设计智造 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
③ 官网 网站:设计智造 http://cocoo.top
④ 官方 微信:cocootop
⑤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(cocootop@163.com),可合作,我们愿意支付稿费
留言评论
暂无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