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出过两本书,《医海存真》,《医海存真》贰。这是我行医近四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,无私的把救命的自救技术,医病的验方,献给社会,让同志批判使用,这是个人医疗的延续,是退休后最大的希望。经过数年的努力,在华夏中医论坛众多老师的帮助下,现已出版发行,能在活着的时侯看到自己的作品是无比自毫,死后依然能为人类做贡献,实现了人生最大价值。
同时希望中医同道,抛开门户之间,把优秀的医疗技术,奉献给社会,让历史永记。
,我岀过两本书,可以谈谈个人岀书是一种什么体验。
我相信,从小爱好文学的人,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发表岀来。而想收集岀书,那更是许多人不想奢望的!
所以,我能岀书,感受很深。
一是满有成就感。觉得也有自己的书了。
二是自豪感。平时与人交往,送本自己的书给人家,很有面子,很高大上。
三是满足感。别人升官发财,那是过眼云烟。我岀书,是可以传代的。
所以说,岀本书比奖励几千块钱或几万块钱是更加高兴的!
你们有自己的书吗?有什么感想?






你有出过书吗?我就出过书,一共出版了17本书。都是写西藏的风土人情,写西藏军人的喜怒哀乐。还有13本书与出版社签了合同,其中有6本书就等着下厂印刷了,由于种种原因搁浅了。据说国家出版总署对西藏和台湾的书把控很严,能否上架就成了未知数。

个人出书是一种什么体验?写点东西是我的爱好,小学成绩不错,从中队长做到了大队长。当兵进西藏后,结合工作写,利用业余时间写,写消息,写通讯,写散文,写小说,写诗歌,还有报告文学。写好后就不断向报刊杂志“砸”去,开始两年基本上是泥牛入海。但我始终不气馁,不断的写稿,不断的投稿……当然,也不断的收到退稿信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第一篇文章《墨脱情》在湖北日报发表了,捧着报纸心里美滋滋的。以后就有文章不断在西藏日报、解放军报、人民日报、山西日报、西藏文学、四川文学、西南军事文学、西藏旅游、民族团结等报刊杂志上发表,剪报都有三大本。捧着剪报就滋生了出书的念头,运气不错,除了开始那3本书是自费的以外,其余的都列入了出版社计划书,有的还进行了再版。

∥请关注@读走西藏谢谢∥
,你好,我是出版人和作家,策划编辑了几十本市场书,有些书卖出10多万本,自己也创作出版了6本(套)图书,有些真切的体会和经验,现分享出来,供大家参考。如果觉得不错,欢迎转发评论。
言归正传,一共5条体会或经验。具体如下:
1、先多读,再开写
可以肯定地说,读的书不够多,肯定是写不出来的,就算勉强写出来,出版社也很难认可。当然,这里指的是市场书,就是作者自己不出钱,出版社免费给你出版,或给你稿费的书。
至于说到底读多少本,才算多?这个没有标准,毕竟题材不同,涉及到的知识面不同。但个人经验,你如果写专业书,该领域的书起码读50本以上。
只有把专业领域的知识研究很深了,嚼烂然后吐出来,这样的东西才有价值。
2、认真对待每个字
可别小看了你笔下的文字,都是有生命和灵魂的。你认真对他,他会给你回报。这种回报可能超出你的预期。
很多人拿到一本书,经常说,这是什么破书啊,我肯定比他写得好。所谓知易行难,真正让他写,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3、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
很多作者写书,比较自我,一种我就这么写了,你爱看不看。如果他写的书不好卖,会斥责别人说不懂自己。
别人真的不懂你吗?或许,是有部分人不懂,但有无想过,你写的内容,是读者需要的吗?如果不是,为什么不换位思考,站在读者角度想问题呢?
4、不要和编辑吵架
无论你写的书是自费书,还是市场书,要想正规出版,拿到书号,都要经过图书公司或出版社的严格审核。
在出版过程中,或许编辑会提出各种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是技术问题,但很容易被自大的作者误认为是故意刁难。
拜托,人家与你无冤无仇,为什么要刁难你?就算对方有点情绪,你有无认真想过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有道理?
5、不要轻言放弃
根据我自己的创作经历,有时遇到瓶颈了,真的很想放弃。好在我都坚持下来了。
毕竟,写本书至少都是10万字起,没几个月时间是很难完成的。如果拖拖拉拉,几年才写完的也多。总之,遇到困难是肯定的,但不要轻言放弃,一步步接近目标,总会开花结果!
,出过书出过3本书。
莫啥体验,平常,平静。
文学是我一直的梦想,为了这个梦想,我牺牲了很多东西。进入文学圈后,我才发现,像我这样的基层写作者,文学只能自娱自乐,不可能有什么成就,更不可能成名成家。社会地位就更不用说了,社会上根本就看不起搞文学的人,他们认为,搞文学是不务正业,是一群莫名其妙的疯子。
现在想明白了,与其搞文学,还不如去当个一官半职的,这样既有社会地位,又有人捧有人吹,还一点都不累。可现在懂这些道理已经晚了,年龄过了,没有机会了。
出书都是自己出钱,自己销售,感觉好傻。从今以后,再也不干那样的傻事了。
留言评论
暂无留言